LGBT不道德? 馬來西亞彩虹群體被政治消費

出處:熱點Hotspot

LGBT議題只不過是政客為了轉移民眾注意力的幌子。

馬來西亞性少數群體(LGBT)包括同性戀、雙性戀與跨性別者,一直都處在社會邊緣地帶。他們經常受到來自社會的異樣眼光,有的甚至遭受霸凌和不公對待。執政者更長期忽視性少數群體的權益問題,更不時對他們進行公開批評。

政治人物總愛拿LGBT開刷

上週五(1月15日)首相署負責掌管宗教事務副部長阿末馬祖克在面子書發文,針對馬來西亞跨性別商人諾薩迦(Nur Sajat)批評跨性別者“不道德”(maksiat),甚至沒有權力追求幸福。1月19日,他更要求中央政府修改伊斯蘭《355法令》,以消除與跨性別及LGBT群體相關的活動和不當行為。

在希盟執政時期,前旅遊部長莫哈末丁也曾在2019年柏林國際旅遊展上,被當地記者詢及大馬是否是同性戀者安全旅遊的目的地時表示:“不認為我國有同性戀者”。
以多元文化和種族著稱的馬來西亞,真的難以容納LGBT群體?

阿末馬祖克(左)批評跨性別者諾薩迦(右)“不道德”一事引起爭議。

LGBT=濫交、亂倫、愛滋病?

非政府組織Life Under Umbrella的註冊心理輔導師蔡持興在接受《熱點Hotspot》採訪時說道,由於社會大眾及報章媒體的刻板印象,導致LGBT群體在馬來西亞不被理解而被投以異樣的眼光。例如,社會大眾會把同性戀群體和愛滋病掛鉤,以至於同性戀者會被標籤為“濫交”、“亂倫”等污名。同性戀者也會遭到親友的排斥,甚至遭異性戀友人調侃說:“你不要喜歡上我啊”,諸如此類的言語歧視。

蔡持興表示,如果大家對愛滋病的傳播途經有正確的認知,就不會誤以為同性戀者就是愛滋病患。如果真正了解同性戀和雙性戀者,其實,他們的情感需求也和異性戀者一樣,想要專情和穩定的關係。

另外,跨性別人士因為服裝和外形特別顯著,所以在社會上更容易遭到歧視和攻擊。在日常生活上,跨性別者要進入男廁還是女廁、應該怎麼被稱呼、證件上轉換不了性別而不能貸款和處理公務等,都是困擾他們的生活問題。

父權和異性戀霸權,導致同性戀污名化

PLUsos大馬同人互助諮詢協會的秘書處成員Lucas則向《熱點Hotspot》表示,LGBT群體受歧視,是因為父權和異性戀霸權主義的社會背景所致。在父權社會的要求下,男性要表現陽剛的“男子氣概”,以至於個性較為陰柔的男生,包括男跨女的跨性別者,容易遭受歧視和言語暴力,而社會普遍的異性戀霸權主義,則進一步把同性戀貼上污名的標籤。

心理輔導師蔡持興提及一起個案,當事人是一名同性戀男子,因為小時候表現陰柔,被老師質問“為什麼這樣’娘’?”老師的這一句話,導致男子被同學霸凌而影響學習。蔡持興問到:“這究竟是性傾嚮導致的問題,還是父權社會的問題?”。

Lucas也認為,在社會底層的難民、移工中也存在LGBT群體被歧視的問題。由於我國LGBT已經是社會邊緣群體,難民和移工中的LGBT群體,更成為了“底層中的底層”。他表示,比起一般LGBT群體,這些是更被大眾忽視的一群人。

東方社會早有LGBT

LGBT究竟是不是如副部長所說,是西方“入侵”大馬的結果?

蔡持興闡明,東方社會其實早就存在同性戀和跨性別現象。比如,中國古代社會中的男寵和“斷袖之癖”,都是證明男同性戀在東方社會存在過的證據。早期馬來社會中的武吉斯人(Orang Bugis)傳統中,更存在5中性別,其中就包含跨性別男性和跨性別女性。

他認為,馬來西亞對LGBT的排斥是英殖民時期遺留下的觀念,因為西方社會早期在心理學的錯誤認知下,把同性戀標榜為精神疾病。直到197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為同性戀去病化後,LGBT權益意識才開始在西方崛起。因此,大家才誤以為LGBT是西方的產物。

LGBT在馬來西亞犯不犯法?

蔡持興和Lucas兩人都表示,我國並沒有針對LGBT群體的法律,沒有明文規定LGBT群體犯法。但是,《馬來西亞刑法》第377條文卻闡明肛交、口交等屬於反自然性行為,這仍然不利於LGBT群體。

蔡持興認為,《377條文》是英殖民政府時代的法律遺產,我國在獨立後也承接這條法規。但是,英國在60年代的時候已經把“反自然性行為”除罪化,而曾經的英殖民地,印度也在2018年將這項條文除罪化。

Lucas則表示,由於各州的伊斯蘭法庭都明文規定:同性戀和跨性別人士都屬犯法,因此,穆斯林LGBT群體還可能面臨民事和宗教法的雙重刑法。但是,他指出穆斯林社會是可以接受先天性的雙性人,還會提供跨性別者性別轉化治療(Conversion therapy),而後天的跨性別者在伊斯蘭教法卻還是違法的。

LGBT課題不斷被政治消費

雖然政治人物常批判LGBT,可是在對付政敵時,卻不乏爆出“男男性愛短片”的齷蹉手段,公正黨主席安華和高級部長阿茲敏都曾是風波中的主角。蔡持興表示,這些事件不完全和LGBT議題掛鉤,只是政客覺得以道德議題來抹殺政敵的方式,能夠有效動搖對方的支持者,才會屢試不爽。雖然如此,每次發生重大危機,LGBT議題還是經常被政客使用來轉移民眾的注意力。比如,這次雪州宗教局(JAIS)挑起LGBT議題,就像是有意轉移“清真肉”事件的風波。

Lucas則認為,安華和阿茲敏的醜聞被放大,是基於看眾喜歡去揭露別人隱私的慾望,不完全和LGBT議題關聯。他表示,只要LGBT還在被污名化和被標籤,政治上還是會一直消費LGBT議題,甚至藉由各種惡法來打擊這個群體。

首相署部長祖基菲里曾加大力度追查“偽清真肉”,如今宗教局挑起LGBT議題,是否在轉移“清真肉”事件的焦點?

LGBT別急著出櫃,先做好被打擊準備

蔡持興呼籲社會大眾去真正理解LGBT群體,嘗試不要往他們身上貼標籤,因為不管LGBT或是異性戀,其實大家都是普通人。他也勸告LGBT群體,其實並不需要急著出櫃,因為在出櫃後可能會面臨更多的打擊。他建議相關人士可事前找輔導員諮商,做好準備後才出櫃,以免因為身邊的人不理解而受到言語暴力等打擊。

Lucas則建議LGBT群體善用網絡資源,找到諮詢、資料和互助團體的幫助。他表示,即使是LGBT群體內,大家都未必擁有正確的觀念和對自身的理解。他覺得,醒覺及教育工作在LGBT權益和意識普及化上,是非常重要的,也需要許多公民組織在宣傳上的努力。

他們兩人都認為,只有從自己個人和公民一小步、一小步的做起,才能慢慢改變我國的整體大環境。

提供LGBT諮詢輔導的馬來西亞中文機構:

1個讚

如果對馬來西亞的 Nur Sajat 事件有興趣,也歡迎持續追蹤並分享,讓馬來西亞跨性別處境能被傳播出去。

2018年大馬國慶 馬來西亞媒體百格特別專題

1個讚

Diversity異樣
【修订伊法:是为了严惩LGBT?还是我们又成为政客的政治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