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兒力量| 從跨裝者到跨性別,trans術語沿革全梳理!

出處

第一章跨裝者

1910年,成功創建世界首個同性戀組織,被稱為“性學界愛因斯坦”的德國醫學家、性學家、平權運動家馬格努斯·赫希菲爾德 (Magnus Hirschfeld)首次將拉丁文中的trans(表示英文中的across、over之意,即跨過、越過)和vestitus(表示英文中的dressed,即穿衣)創造了一個新詞transvestite(德語為Transvestit),分割當時所指的同性戀群體,獨立成為一個性別術語新類別,性別領域第一次出現trans相關的術語。

Transvestite字面直譯應為跨裝者,中文多譯為異裝者或異裝癖,但其實原文字面一開始是不帶任何病理含義的。

在創造“跨裝者”一詞之前,赫希菲爾德公開以同性戀者自居,並提出“性的中間性(sexual intermediacy)”學說,認為同性戀是第三性,是介於男性與女性之間的中性。但這樣的學說遭到ta創建同性戀組織“科學人道主義委員會(Scientific-Humanitarian Committee,創建於1897年)”成員的反對。

一方面,委員會成員認為赫希菲爾德的學說讓男同性戀者成為了“可憐的半女人”以及“受困在男性軀殼內的可悲女性靈魂”;另一方面,公眾對男同性戀者的形象認知深受赫希菲爾德本人氣質的影響,赫希菲爾德被認為是“有女人氣”、“穿女裝”的形象氣質使得“女氣皇后(nelly queen)”、“阿姨(auntie)”成為男同性戀者的代言形象,但包括許多委員會成員在內的男同性戀者無​​法接受這種代言,ta們認為自己是“貨真價實的男人”並且和“女氣類型”保持距離。

基於各種矛盾和分歧,赫希菲爾德為自己創建了一個新的專有名詞“跨裝者(transvestie)”並從同性戀群體中獨立出來成為性別術語的新類別。

應當注意的是,雖然赫希菲爾德並沒有把自己的性別認同明確定義為女性,但赫希菲爾德當時所謂的“跨裝者”是指代日常自願穿著被認為是相反性別服裝的人士,無論各種性別、性傾向,理論上包含了今天所謂的異裝者(cross-dresser)和跨性別者(transgender)。

*cross-dresser,其與transvestie意思相同,但由於歷史上transvestie一詞曾被用於醫學障礙診斷,在西方語境中帶有一定病理色彩,因此之後逐漸被棄用,改用cross-dresser。

有趣的是,相對於性別認同為男性(雖然從後世的角度看,赫希菲爾德比較類似於性別酷兒)、穿著被認為是女性服裝的赫希菲爾德因為被陽剛的男性排斥而索性獨立成為新的性別領域類別,在那個時代性別認同為女性、穿著被認為是男性服裝的女性通過之後轟轟烈烈的女quan運動,使得女性擁有穿所謂男裝的權利,使得穿著被認為是男性服裝的女性仍然被歸類於女性群體。

而現代常用於貶損穿被認為是女性服裝的男性或性別認同為女性的跨性別者的“人妖”一詞,在成書於唐朝的《南史》中則指穿男性服裝的女性:東陽女子婁逞變服詐為丈夫,粗知圍棋,解文義,遍遊公卿,仕至揚州議曹從事。事發,明帝驅令還東。逞始作婦人服而去,歎曰:「如此之伎,還為老嫗,豈不惜哉」.此人妖也。

但赫希菲爾德本人對於“跨裝者”一詞並不滿意,ta認為服裝僅僅是基於復雜內心心理的外部表象。在當時尚未能區分性傾向和性別認同,尚未提出多元性別和酷兒理論的二元性別社會,赫希菲爾德提出的“性的中間性”其實是對於提出性別認同概念和非二元性別的一個嘗試,而導致赫希菲爾德以跨裝者身份從同性戀群體中出走,一方面是緣於男性對女性的歧視,另一方面也是二元性別對多元性別的排斥。

第二章跨性者

時間前進到一戰結束五年後的1923年,赫希菲爾德在《中間性類別年鑑》(德文: Jahrbuch für sexuelle Zwischenstufen ,英文:Yearbook for Intermediate Sexual Types)中介紹了德文詞彙transsexualismus,字面直譯為“跨性主義”(注意是“跨性”而非“跨性別”),當時把選擇進行性別重置手術認為是一種主張性徵跨越的主義,但中文經常將該詞病理化地翻譯為“易性症”、“易性癖”或者“變性”。

在二戰結束後的1949年和1950年,性學家大衛·考德維爾(David Cauldwell)分別將transsexualism(字面直譯為“跨性主義”,中文經常將該詞病理化地翻譯為“易性症”、“易性癖”或者“變性”)和transsexual(字面直譯應為“跨性的”,transseual people應當譯為“跨性者”,中文經常不恰當地翻譯為變性人)引入英語,形容有需求改變生理性徵的人士。

二戰前夕的1931年,在赫希菲爾德的關照下,朵拉·莉茜特(Dora Richter)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已知的性別認同為女性且不同於其出生時被指配性別的陰道成形手術對象;緊接著第二位已知的手術對像是莉莉·艾爾伯,即著名電影《丹麥女孩》的原型,其原生性器官移植手術在赫希菲爾德的監督下進行。

1966年,美籍德裔內分泌學家和性學家哈利·本傑明(Harry Benjamin)在ta的書籍《跨性現象》( The Transsexual Phenomenon)中推廣“跨性者(transsexual people)”這一表達,並提出所謂的“本傑明標準(Benjamin scale)”來闡述ta理解中的“跨性者”,將跨行者分為三個類別:非外科手術跨性者,中等程度跨性者,強烈程度跨性者。

本傑明認為非外科手術跨性者對於外科手術會感到有興趣但並不會有需求,或者不承認感興趣;中等程度跨性者對外科手術有需求且通常會明示該需求,可能會將激素干預作為外科手術的替代或者作為手術之前的初步措施;強烈程度跨性者對於外科手術有急切的需求且常常是已經進行了外科手術的。

本傑明甚至提出所謂“真正的”跨性者的概念,但該概念並不能和概念在現實中所指的主體很好地符合。而今日,本傑明標準因為無法反映現代對於性別認同的理解而不被採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本傑明對於跨性者的理解並非如當代通常認為跨性者(transsexual people)僅僅指的是進行過性別重置手術人士。

在本傑明推廣跨性者一詞前年的1965年,哥倫比亞大學的精神科學家約翰·F·奧利文(John F. Oliven)批評跨性主義一詞有誤導性,跨性主義(transexualism)認為當難以控制的穿著所謂異性服裝的慾望成為改變性徵慾望時,跨裝者成為跨性者,但從心理學上講,所謂的跨性者跟簡單的跨裝者不同,跨性者對於其真正認同的性別一直都存有意識且曠日持久,並非從無到有。

因此奧利文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跨性別主義(transgenderism)”並創造了“跨性別(transgender)”一詞,自此跨性別一詞才真正登上歷史舞台。

第三章跨性別者

“跨性別(transgender)”一詞提出後,便得到包括跨性別者、跨性者和跨裝者等不同認同的人士的推廣,到了20世紀70年代中期,跨性別(transgender)和跨性別者(trans people)被用作包含多個trans相關術語的術語集,即所謂傘狀術語,而非目前中國大陸普遍解釋的“性別認同與出生時被指配性別不同”這一單一所指,也非目前中國大陸部分人士認為的沒有進行手術即為跨性別者,對於以不同於出生時被指配性別的性別身份生活但不進行性別重置手術的人,在當時稱為“跨性別主義者(transgenderist)”。

到1976年,跨性別主義者(transgenderist)在教育材料中被縮寫為TG ,不同於目前中國大陸普遍認為TG是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縮寫。

1984年,跨性別群體(transgender community)的概念形成,在這個概念中跨性別(transgender)作傘狀術語用。1992年的國際跨性別法律及就業大會(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nsgender Law and Employment Policy)將“跨性別(transgender)”定義為一個包括跨性者(transsexuals)、跨性別主義者(transgenderists)、跨裝者(cross dressers)和正在進行某種性別跨越人士的寬泛的傘狀術語。

美國跨性別社會運動家、演講者、作家、工人世界黨高階黨員費雷思(英文名Leslie Feinberg,費雷思為其2003年至台灣時取的名字)在其流通於1992年的小冊子《跨性別解放:時機已至的運動》(Transgender Liberation: A Movement Whose Time has Come)中用“跨性別”一詞統指所有非傳統二元性別的性別形式,在這個意義上跨性別一詞已經等同於“酷兒(queer)”。

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和21世紀第一個十年初期,傘狀術語跨性別下用來描述性別認同為女性的跨性別人士仍然使用“男跨女(male to female. MTF)”,用來描述性別認同為男性的跨性別人士仍然使用“女跨男(female to male, FTM)”,但此後這兩個詞逐漸被棄用,相應地替代為跨性別女性(trans woman)和跨性別男性(trans man),以此來強調出生時被指配的性別並非真實也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時性別認同。

另一個在國際跨性別運動中被傾向於廢止使用的落後概念是所謂“生理性別”和“心理性別”,生理只有性徵(sex)而無性別(gender),性別是文化構建的產物而非自然存在的屬性,將生理性徵強行冠以“男性”、“女性”這樣的文化含義,跟將藍色冠以男性顏色、將粉色冠以女性顏色的文化刻板構建別無二致。因此現在國際上多用“被指配性別”取代“生理性別”、“原生性別”等說法,用“性別認同”取代“心理性別”的說法。

這一意識最早至少可以追溯到1967年,哈利·本傑明原本也是使用生理性別及心理性別的說法描述一部分跨性別人士,1967年後本傑明即棄用心理性別的說法而改用性別認同。使用“被指配性別”和“性別認同”往往被視為先潮觀點,並且在平常使用中未能適應,但其實已經是半個世紀前的觀點了。

時間拉近到2013年,詞語發源時間和創造者目前尚不可考,但在2013年的西方網絡上,trans一詞開始被大規模使用。其原因在於,一方面性別酷兒人士認為ta們既然被歸類於transgender之下但trans(跨)字眼太二元,無法反映ta們性別非二元的感知,另一方面也是因為transender一詞雖然是具有涵蓋性的傘狀術語但很容易被誤會成一個只有單一所指的術語,因此加上號來強調trans的非二元以及涵蓋性,但該詞在被大規模使用後又迅速遭到社群反對而基本被棄用。但關於該詞的爭議仍然值得被進一步思考。

另一方面,時至今日,在跨性別社群及跨性別運動中,跨性別主義(transgenderism)及跨性別主義者(transgenderist)已經很少被使用,更多在於大家認為性別認同需求並非如“主義”一樣可以主觀選擇,有自由主張性別認同的權利不等於是可以隨時任意地選擇性別認同。關於這兩個詞地爭議同樣也值得被進一步思考。

從1910年赫希菲爾德首創跨裝者一詞至今已經一個多世紀,trans系列概念的提出無疑促進了性別研究對於性別認同、性傾向和性別表達的認識和分辨,也促進了性別多元觀念及酷兒理論的形成。但是trans一詞終究是在以順性別異性戀為中心的時代和語言體系中被提出的,trans一詞猶如姓氏一般,在數次術語沿革中一直默默存在並暗示著這是一群在順性別中心的社會體系中被排斥被認為是非常規的人。

但我對未來是樂觀的,因為前面提及的原本應該被認為是跨裝者的穿男性服裝的女性經過女quan運動之後拓寬了社會對女性的傳統定義,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性別表達上的二元劃分,使得自身一定程度上不被社會排斥。但更進一步的期待是,終有一日可以瓦解這套以順性別異性戀父權為中心的社會體系和話語體系。

2個讚